我们在人间为什么要修戒、定、慧呢?戒就是自己要守戒律。守戒律就是碰到不好的事情不能够做,不该看的东西不要看,不该说的就不说。这就叫戒。我们在人间如果不能守戒的话,就会出大事情。比如说,喝酒,如果你能够守戒,你就不会喝得太多,你就不会喝醉,不会出车祸。你在家里也好,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交往也好,如果你能够守戒律,不去贪人家的,你就能够得到家人和朋友对你的尊敬和爱戴。如果你整天想着,我要去贪这个,我要去占那个便宜,很多父母亲利用小孩子也可做很多事情,这也叫贪。而很多的孩子也利用自己的父母亲,因为你是我的父母亲,你就必须为我做什么事情,这也叫贪啊。贪嗔痴要用戒定慧来去除。
心要定得下来,人的身体才会好。要长智慧,这个人才不会在人间做错事情。所以,我们要戒掉贪嗔痴,要修学戒定慧,这样在人间才能修德修福。人的德性是靠戒定慧和断掉贪嗔痴得来的。天天贪这贪那,今天想要这,明天想要那,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德性。台长经常跟大家讲一句话,要懂得吃亏啊。天天想着占人家便宜的人就是小人,整天懂得吃亏的人就是圣人。所以,一贪一舍,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德性。我们教育孩子和做人都要修德。德是学佛的一个基本点,也是学佛的基础。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德性都没有,这个人是修不好佛的,这个人也学不好菩萨。
原文:“忍辱精进”就是保持我们心灵纯净的方式。忍辱不是懦夫的表现,而是唯一的不“接”恶缘的法宝。
解答来信疑惑:一百九十九
问24 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,还不能同解时能不能暂时先放一放
问:白话佛法中阐述:我们可以自律不生恶缘,却不能让周围的人也都不生恶缘,如果别人对我们生起恶缘,也就是我们遭遇不公、不平、误解、甚至辱骂的时候,“忍辱精进”就是保持我们心灵纯净的方式。请问,如果别人对你的言行举止提出了她的意见,那么我可以诚心去听不同意见,然后对照自心去审视这个问题,用原灵去感觉然后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客观的理解,那么我接受不同意见可否视做不起恶缘,因为既然提出肯定对我有了不同看法,也是我的增上缘,在修心路上会遇到不同意见,有时候不一定都能见和同解,就会暂时放一放这应该可以吧!到修得好一点的时候应该都可以同解了,有时候发心不一样是不能在同一层面上理解你,那么我可以不染尘丝不起恶缘,而对别人可能会认为你贡高我慢,我一般就是笑笑,因为烦恼就是来自于太多的人间想法,我这样想法是否有偏,请师父开示。
答:基本是对的。
原文:忍辱是表相,真正要求的是心不起波澜视外辱如无物,也就是修心中的“境转心不转”。
修心成败的关键在于忍辱。但是真正的菩萨把忍辱不看作忍辱,修到最后成为自然的不觉得自己在忍辱。如果觉得自己还在忍辱,那叫着相。真正的忍辱是不把它看成忍辱了,即非辱,何来忍呢?能够忍辱的人才能够精进啊。如果不能忍辱就精进不了。
3-30《 忍辱才能精进 》
原文:有孽障才有牵挂,有了牵挂,“我”就随着牵挂去了,心也就不定了。
shuohua20140110_1605
分手后缘分未断要继续念经
听 众:如果女方和男方关系不好,女方在佛台前说男方的债由他自己还、业由他自己背。但之前台长看图腾还是让女方给男方念解结咒,那在佛台前这么说和继续念解结咒、心经给男方是否矛盾?
台 长: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应该在佛台前讲的。债由女方还,还得清的?那个男的债多到多少啊(不是,男的债由男方自己还、自己背,和女方无关)那不可能的,这个都是前世的冤结,不是说讲了之后菩萨就给你调动了,不可能的。比方说上辈子两个人冤结来冤结去的,这辈子说这个事情由他负责,你说可能不?没办法的。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说什么它就会解决什么的(明白了。如果两个人真的分手之后还需要为对方继续念解结咒和心经吗?)如果你觉得还牵挂,觉得这个缘分还没有完全断尽,就必须要念(不牵挂就不用念对吧?)不牵挂、已经完全忘记,或者对方也没对你有什么异议。如果对方还挂在心上,天天打电话、发短信,或者说“你欠我一辈子啦,你还不清啦,你这种人不得好死啦……”,好,对不起,根本没有化掉(继续念解结咒)对,为什么很多人离了婚之后还一直有牵挂啊?实际上他是阳间的缘分去掉了,但是阴间的缘分还没有完(那如果离了婚,心里还有恨呢?)有恨就是没有去掉(那心经还要念吗?)当然要念,如果大家分手了,彼此不恨了,那这段缘分真的去掉了,明白了吗?(还是要继续念对吧?)嗯。
原文:“心定”有两方面的涵义:一是坚定的信念,二是坚定的目标;其基础建立在明理上
问:请师父百忙中开示一下这么理解是否正确。要明理,明理就能心定。明理就是明白道理,为什么今天他对我这么不好?为什么我修了这么久还是很不顺利?明理了就能定下心来修行。明理了,烦恼则灭,诸法亦灭。即是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。
答:如理如法。
来信解答一百六十六 20170614
原文:心浮则飘,心净则定,心定则生道。
Wenda20180126 01:22:24
如何理解“心浮则飘,心净则定,心定则生道”
男听众:《白话佛法》里提到“心浮则飘,心净则定,心定则生道”,这个是什么意思呢?
答:对啊,你心浮动了,你不是觉得飘了吗?(对)心定的话,你就是净下来了。你定的话,你是不是净下来了?你要是净下来,你是不是得道了?乱七八糟的你能得道吗?(不能)你人定下来了才能得道(明白了)
问:《白话佛法》第一册中说:心浮则飘,心净则定,心定则生道。这里这个“道”是什么意思呢?
答:佛道。佛的道路。
来信解答一百五十七 20170411
结束视频